在北京论坛(2011)首届中美核心价值对话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由北京论坛、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美核心价值对话于北京论坛(2012)期间在北京大学召开,共有来自中美的12位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美核心价值”这一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对话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教授主持。
第二届中美核心价值对话于北京论坛(2012)期间在北京大学召开
杜维明教授首先就中美核心价值对话的宗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我们进行此次对话,考虑的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我们会邀请来自各界的参与者加入此次对话,其中一些来自大众传播媒体,一些来自工商界、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领域。这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平台,但我确信它将开启一个长期的对话过程。”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
清华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Daniel Bell教授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社群主义和儒家学说都是主流伦理系统,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现在也依旧如此。这两种价值理论都是关于美好的生活、和谐的社会关系,正如大家所知,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开始,推及整个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这两种理论很有希望成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寻求共识的基础。
清华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Daniel Bell教授
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著名主持人杨锐先生指出,很多普世价值在实际中被政治化了,被套上了国家利益的枷锁。发展中国家存在内部弱点,因此他们才会强调尊重国情,为了适应国情甚至可以牺牲一部分普世价值。
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著名主持人杨锐先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对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和前景充满信心。他说,大部分美国人来到中国后获得的实际印象,都远远好于美国媒体上宣传的中国形象。这就是我想强调的——人跟人的直接接触和交流极为重要,这是未来中美关系的基础。我们希望未来中美两国的年轻人看待对方时不带有那么多的偏见,这就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也是中美关系更为光明的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
其他与会的专家也都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见解。
中美核心价值对话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成为北京论坛的又一学术品牌。它非常契合北京论坛所一贯倡导的文明对话理念,也是北京论坛对这一理念的实践与履行。
附:参会人员名单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Daniel Bell 清华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张信刚 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Amitai Etzioni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傅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贾庆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Jon Kowallis 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Kenneth Lieberthal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梅仁毅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倪世雄 复旦大学教授
Elizabeth Perry 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杜维明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
杨锐 CCTV-News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