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下午2:30,北京论坛“联合国专场——联合国文明联盟(UNAOC)在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角色”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办。参加讨论的十七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卡塔尔、法国、柬埔寨和中国,并就联合国文明联盟在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任务、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学者们侃侃而谈。此次讨论由Jean-Christophe Bas教授和杜维明教授主持。
讨论伊始,Jean-ChristopheBas指出“联合国文明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对话以及增进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的理解,关注文化多样性,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包容性的社会,人们可以把多样性当做资产,而不是障碍。可以和平共处,推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此次讨论的目的即倾听专家学者的观点,探讨从个人角度如何看待文化和人民的关系,并且对联合国文明联盟在当地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联合国文明联盟更好地推动其规划。
随后,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Nessir Abdulaziz Al-Nasser在致辞中介绍了联合国文明联盟的工作方式以及开发的项目,并对未来在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如何发挥作用进行详细阐述。青年、媒体、教育、移民是联盟主要关注的四个领域。为青年人提供创业基金和奖学金、邀请记者参加联盟会议、开展有关移民的大型研讨会等项目是联盟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话做出的创新和尝试。同时,Al-Nasser还表示,希望今后能与东盟、非盟、欧盟等区域性的组织合作。
就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而言,杜维明认为,在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体之间“必须懂得容忍”。在认识其他文化的同时,还要相互尊重、学习和借鉴。人类要超出“后世俗的态度”,摒弃不健康的传统,“在全球化条件下促进人类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天人合一”。他还强调:和解是处理冲突的最好方法,保持当地的宗教和谐和宗教传统。来自印度尼西亚的Yahya Staquf认为实现和谐的关键是“让人民可以自由地互动,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在未来的工作中还要鼓励人民间的交流互动。他举例说自己的家乡爪哇岛虽地理范围小,却存在六个部落、十五种方言。但岛上人民的交流无障碍,因为他们开发了一种文化,彼此间能够相互理解和宽容。Staquf还建议设立一个由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背景的成员组成的机制,构建一个可以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Al-Nasser同样指出:多元的文化会造成误解和一个地区的不稳定。他认为宗教领袖可以在推动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中发挥作用,同时“不同国家政府以建设性的方式合作,在尊重一国主权的前提下达成和解”,也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Joseph Anthony Camilleri首先指出世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对话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他还阐释了联合国文明联盟需要重视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原因。亚太地区的文化最为多元,其国家内部也有很多多面的社会和文化,并且亚洲地区崛起的同时也需要和西方进行对话。“ideapot”和“跨国界的历史教育”是联盟新推出的项目,希望可以让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沟通思想。Esko Aho认为欧盟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它把“不同元素、不同文化、不同经济、不同社会元素融合起来”。同时欧洲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让人民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世界。Jean-Christophe Bas补充说,法国和德国摒弃以往的成见,共同编纂历史书,让两国的青年人学一样的历史。而Kim Yersu强调“从韩国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彼此之间的忽视”,他认为亚洲各国之间并没有做到主动传播积极的文化,并且缺乏共同的语言。他希望可以建立一个由多国组成的委员会,是各国在历史上达成共识。
Phloeun Prim探讨了东盟模式给联合国文明联盟提供的启示,他认为“必须更好地讨论文化的个性,或者是文化的多样性”,而文明联盟“可以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开展工作,从当地的本土文化和传统出发。”Bas提出艺术将成为联盟工作的重点,要不断地去探索如何利用音乐、体育、艺术、文化、娱乐等促进文化间的对话和理解。来自日本的Midori Miyazaki代表国际艺术文化基金会发言,她指出中日在历史上存在很多摩擦,这个基金会的目的即通过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来缓解两国之间的摩擦,并且希望全球的NGO能在文明联盟的联结下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不同国家看到艺术和文化发挥促进和平的作用。
张信刚相信贸易合作、旅游、相互之间的拜访,是文化和谐的重要基础。他认为要消除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平衡需要联盟鼓励推崇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同时,他还建议文明联盟和非政府组织与地区媒体合作,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还要做出切实的工作。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杨锐指出:“媒体的角色非常重要,媒体的任务就是要提供准确和清晰的陈述,而不是有任何偏见。”同时,他建议文明联盟添加twitter、facebook或者微博等链接,还可以和亚洲广播联盟合作,推广一些媒体项目,让人民用公正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冲突和争议。
潘光认为亚洲和南太平洋人民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不像中东和阿富汗地区那么紧张。他还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战略”,认为这是联结东西方的桥梁,未来要进一步探讨。在Siddheshwer R. Bhatt看来,文明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过去往往更关注物质方面的文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不光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关乎全世界的情况,关系到文化方面的对话或者是跨文化对话。”
最后,联合国文明联盟主席Tariq Al-Ansari致辞,他对北京论坛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同时也指出在今后工作中整理思路,充分吸收大家的建议。他强调文化的繁荣和谐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参加联合国文明联盟今后举办的活动,希望和北京论坛有更加密切的合作。
编辑:拉丁
王赓武:以史为镜,文明无界经济观察报2014-12-15【北京论坛2014】北京论坛“人类与海洋”专场综述北京大学新闻网2014-11-19【北京论坛2014】北京论坛“社会投资与影响力测评”专场综述北京大学新闻网2014-11-19【北京论坛2014】分论坛 “大都市圈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分论坛综述北京大学新闻网2014-11-19【北京论坛2014】分论坛 “古今丝绸之路:跨文化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分论坛综述北京大学新闻网2014-11-19